三个字,餐饮店名字,我琢磨这事儿好几天了。你说取名字容易吗?还真不容易!尤其是三个字,看似简单,实则步步惊心。一不小心就落入俗套,泯然众人矣。
就拿我楼下那家“饭桶王”来说吧,嗯,够直接,够粗暴,但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少了点回味,少了点文化,少了点…让人想进去坐坐的欲望。
我喜欢那种,一眼就能击中你的,那种自带故事感的。比如说“枕水居”,光是这名字,就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,细雨朦胧,小桥流水,还有那温婉的吴侬软语。还没进店,就已经醉了三分。

还有“老地方”,简简单单三个字,却充满了人情味。仿佛诉说着无数个夜晚,无数次相聚,无数段难忘的故事。仿佛有个老朋友在等你,推杯换盏,谈天说地。我最怕那种高大上的名字,什么“皇家御膳”、“金碧辉煌”,听着就累。吃饭嘛,就是要轻松自在,要接地气。
想起当年在成都吃的“龙抄手”,那味道,至今难忘。红油飘香,麻辣鲜香,一口下去,魂都飞了。三个字,代表的是一种地道的成都味道,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记忆。
要我说,取名字啊,得抓住一个“魂”字。这个“魂”可以是地域特色,可以是文化底蕴,也可以是老板的个人情怀。比如说,你想做一家川菜馆,叫“麻辣烫”?虽然是三个字,但未免也太普通了。不如叫“蜀香阁”,是不是更有韵味?或者干脆叫“川味源”,突出一个“源”字,仿佛是从巴蜀大地直接搬过来的美味。
我有个朋友,开了家素菜馆,取名“菩提心”。怎么样?是不是瞬间就感觉不一样了?充满了禅意,充满了慈悲。让人感觉吃的不是素菜,而是一种修行。
当然,也别玩太深沉,太文艺。毕竟,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,不是为了吟诗作赋。太过晦涩难懂的名字,只会让顾客望而却步。
像什么“食不语”、“醉翁亭”,虽然听着挺有文化,但总觉得有点…装。不如来点更直接的,更接地气的。比如“香满楼”、“聚贤阁”,简单明了,朗朗上口,而且寓意也好。
我还见过一家卖烤串的,叫“撸一把”,也是绝了!够直接,够粗俗,但…就是让人想进去试试。这种名字,就属于那种剑走偏锋,出奇制胜的。
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玩谐音梗,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。比如一家卖饺子的,叫“饺骄者”,是不是很有趣?既突出了饺子的特色,又带点年轻人的幽默感。
不过,谐音梗也得适度,别玩过头了。太过低俗的谐音,只会适得其反。
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《食神》,里面那个“濑尿牛丸”,虽然名字听着不雅,但人家好吃啊!最终还不是火遍大江南北?
所以说,名字固然重要,但最终还是要靠味道说话。再好听的名字,如果味道不行,也只能是昙花一现。
我觉得,三个字的餐饮店名字,最重要的是要简洁明了,朗朗上口,而且要有特色。让人一听就能记住,而且能产生联想。
要不,我开一家店,就叫“慢慢吃”?怎么样?是不是很温馨,很放松?
或者叫“再来点”?哈哈,是不是很有诱惑力?
算了,我还是先好好想想,毕竟,取名字可是一件大事儿。不能马虎!
本内容由大名研究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55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