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我一直觉得“朗”这个字,用在人名里,透着一股子不真实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听多了那种“郎朗读书声”的广播,一听到“朗”字,就觉得这人是不是恨不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小孩?阳光,开朗,仿佛自带光环,完美到失真。
当然,我知道,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,都希望寄托美好的愿望。“朗”字嘛,简单直接,朗朗上口,寓意也好。光明磊落,气宇轩昂,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?

可是,问题就出在这儿。太完美了,反而显得假。
我认识一个叫“晓朗”的男生,从小到大,就活在“开朗”这个人设里。可是,谁又知道,他内向得很,根本不喜欢社交,更不喜欢成为人群的焦点。他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,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“朗”字招牌下的人偶。
你想啊,名字天天挂在嘴边,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,你应该是什么样子。久而久之,就成了一种枷锁。
更何况,“朗”字用得太多了!走在路上,随便喊一声“小朗”,估计能回头一大片。重名率高到令人发指,简直就是菜市场名。
我始终觉得,名字,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,应该独一无二,充满个性。而不是千篇一律,泯然众人。一个好的名字,应该能体现孩子的特点,或者寄托父母对孩子独特的期望。
“朗”字呢?太大众化了,失去了名字的灵魂。
当然,我也不是说所有带“朗”字的名字都不好。关键在于搭配。如果能找到一个和“朗”字相得益彰的字,或许也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比如,我见过一个叫“月朗”的女孩,总觉得比“晓朗”要好听,有画面感。想象一下,月亮皎洁,清辉洒落,多美啊。
再说了,名字这种东西,真的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有些人觉得好听,有些人觉得一般。关键在于,父母自己喜欢,并且能赋予这个名字更深层的含义。
但无论如何,在选择“朗”字之前,真的要慎重考虑。想想看,你的孩子真的需要一个这么“完美”的名字吗?或者,你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?
我曾经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取名原则:不要用那些过于流行的字,也不要用那些寓意过于明显的字。因为,真正的美好,往往藏在不经意间。
一个好名字,应该像一杯陈年老酒,越品越有味道。而不是像一杯廉价的糖水,甜得发腻。
说白了,取名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门艺术。需要父母用心去揣摩,去思考。
别让“朗”字,成为你孩子成长路上的负担。让他/她自由自在地做自己,这才是最好的祝福。
而且啊,名字这玩意儿,跟着时代潮流走也是很有意思的。你想想,你爷爷那辈儿,是不是特别多叫“建国”、“卫东”的?到咱们父母那辈儿,又开始流行“丽”、“娜”、“伟”这些字。现在呢?又开始追求个性化、小众化。
所以说,取名字,也是在记录时代的变迁。
只是,我个人还是觉得,“朗”字,真的可以歇歇了。给未来的孩子们,留一些更独特、更有趣的名字吧。让他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名字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这才是名字真正的意义,不是吗?
反正,我是不会给我的孩子取带“朗”字的名字的。就这么定了。
本内容由大名研究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57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