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个朋友,特别信这些起名的事儿。当初孩子还没出生,就拿着本《康熙字典》翻来覆去,简直比高考还认真。最后,定了个“聿”字,说是寓意好,什么“执笔为文”、“一言九鼎”。当时我就觉得这字儿有点…怪。
怪在哪儿呢?首先,它生僻啊!现在谁还用这字儿?孩子以后上学,老师点名都得愣一下,同学更别说了,肯定叫不出来。这还不算完,更麻烦的是认字。从小就得跟人解释自己名字怎么念,怎么写,烦不烦啊?
我这朋友,典型的“书呆子”思维,光顾着查字典,找好词儿了,完全没考虑现实情况。名字,终归是要给人叫的,得好听、好记,还要避免谐音。他这“聿”,读音跟“玉”差不多,以后要是孩子长大点了,淘气了,别人叫他“臭玉”、“懒玉”,他不得气死?

再说说这个字本身的含义。“执笔为文”、“一言九鼎”,听着是挺高大上的,可实际上呢?现在社会,光会写文章有什么用?还得会沟通、会合作,会搞人际关系。而且,“一言九鼎”这词儿,压力太大了!孩子要是没这本事,岂不是一辈子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?
我当时就劝他,说这“聿”字不妥,太生僻,寓意也过于沉重。他还不乐意,说我没文化,不懂得欣赏古典之美。好吧,我承认,我没文化,我就是个俗人。但我知道,名字是给人用的,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。
结果呢?孩子上幼儿园了,天天哭着闹着要改名。因为什么?因为没人会念他的名字,小朋友都嘲笑他,说他的名字是“歪脖子树”。这下,我朋友傻眼了,这才意识到,起名字不是光看字典就能解决的。
后来,他还是给孩子改了名字,改了个特别大众化的,叫什么“浩然”。虽然俗了点,但起码孩子高兴了,也不再为名字的事儿烦恼了。
这事儿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,起名字真的不能太任性,不能光顾着自己高兴,得考虑孩子的感受,考虑社会的接受度。像“聿”这种字,还是留在字典里,供我们偶尔翻阅吧,真要拿来起名字,那就是给自己和孩子找麻烦。
你想啊,一个名字,要伴随人一辈子。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,更是一个人的名片,一个人的身份。起一个好名字,能给人带来好运,能让人更容易被记住,也能让人更加自信。起一个坏名字,那就只能让人徒增烦恼,甚至影响人的一生。
所以,起名字,一定要慎重,慎重,再慎重!别光顾着翻字典,看看当下流行什么,问问身边人的意见,甚至可以找专业的起名师咨询一下。总之,要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周全,才能给孩子起一个真正的好名字。
我再补充一点,我觉得起名字,也要注意性别差异。男孩子要起一些阳刚大气点的名字,女孩子要起一些温柔婉约点的名字。像“聿”这个字,虽然男女都能用,但我总觉得它更适合男孩子。但问题是,现在社会,男孩子的名字也不能太过于强硬,要带一些柔和的感觉,才能更容易被人接受。
总之,起名字真的是一门学问,一门艺术。不是随便翻翻字典,找几个好词儿就能解决的。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,用心去选择,才能给孩子起一个真正的好名字。
我最后再强调一遍,起名字,真的不要用“聿”字!除非你特别喜欢它,而且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,也不在乎孩子以后会不会因此而烦恼。否则,还是算了吧,给自己和孩子都省点事儿。
这年头,好名字多的是,何必非要纠结于一个生僻字呢?让孩子快乐成长,才是最重要的,不是吗?
本内容由SF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64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