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老家那边,有个亲戚给孩子起名字,绞尽脑汁,最后扔过来一个“珃”字,我当时就愣住了,这字,搁现在谁家起名字还用这玩意儿?听着就一股子陈年老醋味儿,但仔细一琢磨,还真有点意思。
“珃”字,拆开来看,上面是个“玉”,下面是个“冉”。“玉”嘛,不用说了,温润、纯洁、高贵,自古以来就是好东西,君子比德于玉,这层意思摆在那儿。而“冉”,我就琢磨了,它是慢慢地、渐渐地向上升的意思,像草木从地里冒出来,一点一点长高。所以,“珃”字,在我看来,就是玉石在一点点地,温润地,向上生长,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这名字听着就不俗气,对吧?不像现在动不动就“梓涵”“子轩”一类的,感觉跟量产似的。给孩子起名,哪是随便的事儿?那是寄托了父母的期盼,是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,是伴随一生最亲密的符号。你说,一个字,就承载了这么多东西,能不慎重吗?

我那个亲戚,给闺女起名“珃玉”,我就问他,为啥用这个字?他说,他希望孩子将来能像玉一样温润、善良,内心纯洁,不受世俗的污染。同时,他又希望孩子能不断进步,慢慢成长,变得越来越优秀,就像那“冉”字一样,悄无声息,却又力量无穷。这个解释,听得我心头一暖。他这人不善言辞,但把这份心思藏得这么深,用这么一个别致的字来表达,着实佩服。
你想想,一个“珃”字,它没有那种张牙舞爪的霸气,也没有那种过于直白的吉祥话。它是一种内敛的、含蓄的美。就像一个温婉的女子,不声张,却自有风骨。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,虽然不显眼,但内里自有光华,只待时间去打磨,去显露。
而且,“冉”字还有一种温柔的、滋养的力量。它不是猛烈的爆发,而是细水长流的滋养。用在名字里,我觉得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的祝福,希望她的人生能被温柔地滋养,一路顺遂,即便遇到困难,也能慢慢化解,缓缓前行。
我记得小时候,家里穷,一块像样的玉都没有。大人就说,这孩子命里缺玉,以后要多给她积点德,多给她积点福。现在想来,如果当时能有个“珃”字的名字,是不是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“玉”呢?一种精神上的富足,精神上的高贵。
当然,我也知道,现代社会,用“珃”字起名,确实是有点“冷门”。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这字,甚至不知道怎么读。但正是这种“冷门”,才显得它与众不同,自带一股清流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渴望一些宁静,一些不被随波逐流的东西。一个“珃”字的名字,就像是一方小小的净土,能让孩子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我有个朋友,她是个自由职业者,写东西的。她给自己孩子起名,就喜欢用一些不常用的字,她说,这样孩子将来写出来的东西,才会有自己的味道,不落俗套。我当时就想起“珃”字,这不就是我朋友追求的那种感觉吗?一种独立思考,一种独特的审美。
“珃”字,我觉得也暗含了坚韧不拔的意思。玉石之所以珍贵,在于它的硬度和韧性。在自然界中,玉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苛刻的条件,“冉”字的慢慢生长,不正是一种默默的积累和不懈的坚持吗?所以,给孩子起名叫“珃”,也是希望她能有内在的坚韧,不被轻易打垮。
还有一层意思,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。就是“玉”的包容和圆润。“冉”的低调和谦逊。加在一起,就成了一种温厚的品格。一个拥有这样名字的人,应该懂得海纳百川,胸怀宽广,也懂得低头走路,谦逊待人。这种品格,在任何时代都是受欢迎的,不是吗?
说到底,“珃”字取名,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,是一种对孩子美好品质的期盼。它不像那些网红名字,火一时就过去了,它有历史的沉淀,有文化的底蕴。它是一种低调的奢华,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好。
所以,如果你想给孩子起个有深意,又与众不同的名字,“珃”字,不妨考虑一下。它承载的,不仅仅是一个读音,更是一种对人生,对品格,对未来的美好想象。是一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,用一种最含蓄,却也最动人的方式表达出来。我个人觉得,这名字,有味道,有故事,有温度,不落俗套,而且,寓意深远,值得细品。
本内容由SF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65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