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那里面藏着的,不是单纯的字词组合,是咱老祖宗几千年的心跳,是风啊,是水啊,是树啊,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最朴素又最深沉的情感。给孩子起名,不是随便抓两个字,那是给他一生打底色,是寄托你所有的希望和期许。而诗经里的字,骨骼是清奇的,筋脉是通透的,带着一种天然的贵气,不是那种铜臭味或者脂粉气,是真正的品格和底蕴。
就说那个“瞻”吧。一听这字,脑子里立马蹦出“瞻彼洛矣,维水泱泱”。多开阔的景象!洛水边,水流浩荡,你站在岸边,远远地望过去,那种远眺的姿态,那种心胸的开阔。用“瞻”做名字,是不是就希望这孩子将来能有远大的眼光,不拘泥于眼前一亩三分地,看得远,想得深?不是那种小鸡啄米似的眼前利益,是像古人祭祀、观礼那样,带着一种敬畏和审视去看待这个世界。这名字多大气啊!它不直接告诉你“你要成功”,而是告诉你“你要看得远”,这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还有“斯”。“绿竹猗猗,靡靡角斯。”这句描绘的,是绿竹的柔韧、随风摆动的美好姿态。角斯,是说竹子长得很茂盛。你看这名字,它不张扬,不外露,透着一种温雅、一种随顺、一种内在的生命力。就像那竹子,看着柔弱,却能挺拔不屈,随遇而安又能茁壮成长。用“斯”字入名,是希望孩子有君子之风吧?温润如玉,不高声喧哗,但自有其风骨,自有其生命力。这种名字,特别耐品,越叫越觉得有味道。不像有些名字,初听惊艳,再听就觉得空了。

再说说“凯”。哎呀,这字太好了!“岂弟君子,干禄岂弟。”“岂弟”在这里就是和乐、平易近人的意思。用“凯”入名,直接就赋予了这孩子一种平和喜乐的气质。不是那种强行要求他“成功”、“胜利”,而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内心宁静、宽和的人。一个能够与自己和谐相处,也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。在现代社会,大家都焦虑得不行,这样的名字,像一股清流,提醒我们,人生的真谛,除了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,更重要的,是内心的安宁和喜悦。岂弟君子,那是真正的贵族精神啊!
“棠”,这名字一听,脑子里自然而然就浮现出那棵甘棠树,还有周召公的德政故事。“甘棠之惠”,说的是召公在甘棠树下听讼断狱,公正廉明,老百姓爱戴他,他去世后,连那棵树都不忍心砍伐。这名字,带着一种仁爱、一种德政、一种遗泽的意味。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担当、能造福于人、能被大家记住他好的人。这境界,又高了一层。不是小我的得失,是大我的价值。
还有一些名字,单个字或者组合,都妙得很。“穆”,如“穆穆文王”,那是何等的庄重威严,又透着一种深远的气息。一个叫“穆”的孩子,你会天然觉得他应该是个沉稳、有力量的人。“秉”,如“秉心塞渊,辟我公庭”,意思是内心深沉有主见,处理事情公正严明。这不就是希望孩子正直、有判断力吗?“卫”,虽然“氓”那篇故事背景有点复杂,但“卫风”本身就带着一种地方的特色和生机。“南”,维南有箕,不可簸扬;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南斗、北斗,星辰大海,本身就寓含着一种广阔和高远。
你看,这些名字,哪一个不是带着强烈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寓意?它们不只是一个符号,它们是一扇扇窗户,打开后能看到古老的风景,能感受到先人的智慧。用这样的字给男孩子起名,就像在他小小的肩膀上,轻轻放上了一份来自远古的祝福和期许。不是希望他成为一个“成功”的机器,而是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情怀、有骨气、有温度的人。
当然了,起名这事儿,千人千法,没有绝对的好坏。但我就是偏爱这种从老书里头淘出来的宝贝。它们不像现在的很多名字,为了求新求异,反而落了俗套。诗经里的名字,自带一种时间沉淀后的光泽,是一种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璀璨的美。它们仿佛自带滤镜,让名字的主人蒙上了一层书卷气,一层君子风。
给男孩子起一个诗经里的名字,不是要他变成古董,而是希望他能从这些古老的文字里汲取力量,滋养他的灵魂。让他知道,在他之前,有无数的先人在这个土地上生活过、思考过、奋斗过,他们的智慧和情感,凝结在了这些字里行间。当他带着这样一个名字长大,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他会因为自己的名字,去翻开那本泛黄的诗经,去感受那种跨越时空的连接。而那一刻,这个名字的意义,才真正地圆满了。这比什么都强。
本内容由大名研究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33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