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龙生九子,子子不同,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“爱好”和“职业”,所以才会被刻在各种地方。就像给它们分了工,派到人间各处去上班一样。你说有意思不有意思?
老大,叫作囚牛。这家伙,名字听着有点凶,跟囚犯似的,但据说最爱听音乐。你想啊,一条龙,趴在那儿听个小曲儿,什么画面?闭着眼睛,一副陶醉的样子?还是摇头晃脑,跟着旋律摆尾巴?所以啊,很多琴头上都能看到它,那个雕刻,往往带着点痴痴的神情,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耳边那一抹音符,再没别的事儿能入了它的眼。看到它,总觉得那些老琴,不仅仅是乐器,还有点灵性在里头,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旋律故事。
老二睚眦,可就跟囚牛完全不一样了。睚眦必报嘛,那眼神,啧啧,一看就不是好惹的。形容一个人心眼小、记仇,就说他睚眦必报。这词儿都流传多少年了。所以啊,这家伙常常出现在兵器上、刀环上。刀把儿上雕个睚眦,那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,带着一股子狠劲儿。怒目圆睁,獠牙外露,仿佛随时要扑出来,要跟你不死不休。有时候看着那些老刀柄上的睚眦纹饰,都会觉得一股子肃杀气扑面而来,让人背后发凉。它不是为了好看,是为了震慑,为了提醒使用者,也为了警告敌人,这刀,是带着睚眦的怒气的。

老三嘲风,这名字一听就带着股子不安分劲儿。喜欢冒险,喜欢远眺,喜欢惊险的地方。所以它嘛,就趴在屋顶的角上,那些高高翘起的飞檐上。你看故宫啊,或者一些寺庙的屋顶,最前面那个蹲着的瑞兽,往往就是它。雨雪风霜,它都第一个扛着。仿佛在说:“看!最高的地方我来了!”它那个姿势,有时候是躬着身子,有时候是抬头望天,但总归是挺立在那儿,不畏高,不畏险。感觉像个哨兵,又像个看风景的游客,只不过它看的风景,是芸芸众生,是整个天下。
老四蒲牢。这家伙,住在海边儿,最怕一样东西——鲸鱼。鲸鱼一吼,它就吓得大叫。所以人们就把它刻在钟上,作为钟纽(就是挂钟的地方),然后用刻着鲸鱼形状的木槌去撞它,想着这样钟声就能传得更远,更响亮。你看那些古钟,上面的蒲牢造型,很多都是一副要吼不吼的样子,或者身体紧绷,好像随时要跳起来。这算是以毒攻毒?还是借力打力?挺有意思的。每次听到寺庙的钟声,脑子里就会闪过蒲牢和鲸鱼较劲儿的画面,觉得那钟声里也藏着一段小小的神话故事。
老五狻猊,长得像狮子,但它可是龙的儿子啊。它的爱好是喜欢烟火。所以啊,香炉上特别常见它。香炉盖子上,或者底座上,卧着一只狻猊。它不像真的狮子那么威猛,倒是常常一副慵懒的样子,卧在那儿,享受着香火缭绕。有时候,香烟从香炉里飘出来,正好绕着狻猊的脑袋打转,就觉得它好像真的在深深地吸气,闻着那袅袅的香气,舒服得眯起了眼睛。寺庙里那些大香炉边的石狮子,很多其实就是狻猊的形象。它们守在那里,不是为了看门,是为了守着那份宁静和香火气。
老六霸下,也叫赑屓。这家伙,力气特别大,最喜欢背重东西。所以啊,那些巨大的石碑下面,驮着碑的那个乌龟不像乌龟、龙不像龙的大家伙,就是它!你看它,四条粗壮的腿,厚实的甲壳,昂着个脖子,一副任凭风吹雨打、我就纹丝不动的架势。背上顶着那么重的碑,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,记录着历史,记录着功德。霸下就默默地在下面驮着,一驮就是几百年,上千年。它是力量的象征,也是默默承受的象征。每次看到它,都觉得有点心疼,这么大的力气,就用来背石头了,累不累啊?但它就这么一直坚持着,像个沉默的巨人。
老七螭吻,也叫鸱尾。这家伙,据说能吞一切不好的东西,特别是能防火。所以它常常张着大嘴,放在屋顶的正脊两端。那个造型,像鱼的尾巴,又像某种凶猛的兽头。有时候下雨天,看那房脊上的鸱尾,雨水顺着它滴下来,就觉得特别有安全感,好像真有这么个神兽在替你看家护院一样,把那些火啊、灾啊都给“吃”掉了。它的嘴巴总是朝上张着,仿佛要把天上的云啊雨啊都吸进来,用来镇压地上的火。那是一种向上吞吐的气势,一种辟邪、镇宅的寓意。
老八椒图。这家伙的性格嘛,就像它的形象一样,紧紧地闭着嘴,不喜欢被打扰。它常常被刻在门上,作为门环的底座。那个样子,一副紧闭嘴巴,警惕地看着前方的样子。守着门,不让人随便进出。感觉有点内向,有点社恐?或者说,是非常尽忠职守的保安。看到门上雕着椒图,总觉得这户人家挺讲究的,也透着一股子不好惹的气场——这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。它就在那里,沉默地、坚定地守护着门内的一切。
老九蚣蝮,也叫贔屭(注意跟老六的读音和写法有点像,但不一样)。这家伙,最喜欢水。所以啊,桥上、河边、水池子边儿上,常常能看到它。那个造型,有点像龙,但身子更像蛇,没有爪子,就那么蜿蜿蜒蜒地趴在那儿。桥栏杆上,排水口的石雕上,都是它。感觉它就是水的好朋友,或者说,是水的管理者。水从它嘴里流出来,或者它趴在水边看着水流。它跟水融为一体,是那种柔中带刚的力量,润物细无声,但又不可或缺。每次看到它,都觉得水边多了份灵气,那水流也仿佛带着某种神性。
这九个儿子,就这样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我们的周围。你走在街上,抬头看看屋顶,看看门,看看桥,看看寺庙,随时都可能跟它们不期而遇。它们不像龙本身那么高高在上,而是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,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。它们是神话,也是装饰,是象征,也是守护。看到它们,总觉得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,把一份神圣的血脉,分化成了九种不同的性格,九种不同的用途。让这些龙子龙孙,替老百姓守着家,看着门,听着曲儿,背着历史,镇着水火。想想,也挺暖心的。它们就在那里,无声地讲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,等着你去发现,去琢磨。每看见一次,就像是跟遥远的过去打了个照面,挺好。
本内容由SF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34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