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个常用电子元器件名称图片
一头扎进电子世界,就像掉进了米缸的老鼠,满眼都是宝藏。但这些宝藏,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,没个“人”带路,你都不知道从哪儿下嘴。今天,我就当回那个领路的,把我工具箱里这些天天见面的老伙计们,给你说道说道。别指望我给你讲什么高深理论,咱就聊聊它们是干嘛的,长啥样,还有我跟它们之间的“爱恨情仇”。
1. 电阻 (Resistor)这玩意儿,电路板上的“劳模”,数量最多,长得跟个穿了彩虹衫的哑铃似的。那些色环,就是它的“身份证”,告诉你它的脾气——阻值有多大。新手入门第一课,就是学着认这些色环,跟猜谜似的。说真的,到现在我偶尔还得掏出手机App来查。它的作用?说白了就是“拦路虎”,限制电流,别让后面的兄弟(比如LED)被撑死。你要是闻到一股焦糊味,先去看看是不是哪个电阻“光荣牺牲”了。
2. 瓷片电容 (Ceramic Capacitor)土黄色、蓝色的小圆片,看着不起眼,像块糖。它是个急性子,专门对付高频信号,负责“滤波”,把那些不干净的“毛刺”信号给抹平了。在单片机的电源引脚边上,你总能找到它的身影,忠诚地守护着芯片的安宁。

3. 电解电容 (Electrolytic Capacitor)一个“小罐子”,有正负极之分,绝对不能接反!接反了,轻则鼓包,重则“放炮”,伴随着一股酸爽的电解液味儿。它是个大水库,负责储能和稳定电压,容量比瓷片电容大得多。开机瞬间的大电流,就靠它顶着。你看它顶上那个“K”字或十字的压痕,那是防爆阀,算是厂家最后的温柔。
4. 电感 (Inductor)一圈圈的漆包线缠绕在磁芯上,长得像个小线圈或者黑乎乎的“甜甜圈”。它的性格很“犟”,特别讨厌电流突然变化。你想让电流变大?它偏不让,产生个反向电压拦着你。你想让电流变小?它又舍不得,释放能量维持着你。这种“犟脾气”,在电源电路里特别好用,配合电容,组成LC滤波,电源纹波的克星。
5. 整流二极管 (Rectifier Diode)黑色的塑料小柱子,身上一道白线或银线,那是它的“底线”——负极。这家伙是个“单行道”管理员,只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,反过来?门儿都没有。家里的电器,把220V交流电变成直流电,第一关就是它,组成桥式整流(下面会讲),把方向杂乱的电流捋顺了。
6. 发光二极管 (LED)这简直是电子世界最闪亮的星!本质上也是个二极管,但通上电,它会发光。红的、绿的、蓝的、白的……五光十色。两个引脚一长一短,长正短负,记住了。给它供电,千万别忘了串联一个电阻限流,不然它会用生命给你闪亮一次,然后就永远暗淡下去。
7. 稳压二极管 (Zener Diode)长得和普通二极管差不多,但它是“叛逆者”。普通二极管反向不导通,它偏要在反向电压达到某个特定值(稳压值)时“投降”,让电流通过,并把电压死死地“钳位”在这个值上。需要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?找它准没错。
8. 肖特基二极管 (Schottky Diode)二极管里的“短跑冠军”。它的启动速度飞快,压降也比普通二极管低,效率更高。在开关电源这种需要快速切换的场合,它是绝对的主力。
9. NPN三极管 (NPN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– BJT)经典型号比如2N2222或S8050。三个脚,基极(b)、集电极(c)、发射极(e)。把它想象成一个“水龙头”,基极是阀门开关,只要给基极一个很小的水流(电流),就能控制集电极到发射极之间的大水流(大电流)的通断。驱动个小电机、小继电器,简直是小菜一碟。
10. PNP三极管 (PNP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– BJT)NPN的好兄弟,型号比如S8550。工作原理类似,但电流方向正好相反,它是用小的“拉力”去控制大水流。它俩经常成对出现,在推挽输出电路里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。
11. 场效应管 (MOSFET)三极管的升级版,现代电子电路的绝对核心。CPU里有几十亿个这玩意儿。它不是用电流控制,而是用电压控制,像个“声控阀门”,吼一嗓子(加个电压),水流就哗哗地过。内阻极低,开关速度极快,能通过的电流也大得多。驱动大功率电机,做大功率开关电源,没它可不行。但也娇气,怕静电,冬天脱毛衣的时候摸一下,可能就把它“内功”废了。
12. 运算放大器 (Op-Amp)一个黑色的“小蜈蚣”(DIP封装),比如经典的LM358。名字听着吓人,其实是个“数学天才”,能做加减法、比较、放大信号。你想把一个微弱的传感器信号放大几百倍?交给它,妥妥的。
13. 555定时器 (555 Timer IC)传奇芯片,电子界的“诺基亚”,从上世纪70年代火到现在。只有8个脚,但玩法无穷无尽,能产生脉冲、做定时器、做振荡器……无数的趣味电路都离不开这个NE555。它是无数电子爱好者入门的“初恋”。
14. 逻辑门集成电路 (Logic Gate IC)比如74HC系列。里面封装了最基本的“与门”、“或门”、“非门”。这是数字电路的基石,教电路学会“思考”和“判断”。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输出?用“与门”。任何一个条件满足就输出?用“或门”。
15. 微控制器 (Microcontroller – MCU)这可是“大脑”!比如Arduino的核心ATmega328P,或者更常见的STM32系列。把电阻、电容、三极管这些元件比作砖瓦和钢筋,那MCU就是施工队的大脑和指挥中心。你把代码烧录进去,它就能按照你的指令,控制整个电路的运行。智能家居、机器人、无人机……所有“智能”的背后,都有它在默默计算。
16. 电位器 (Potentiometer)一个可以“拧”的电阻。三个脚,拧动旋钮,中间那个脚和两边脚之间的阻值就会变化。音量调节、灯光亮度调节,都是它的功劳。
17. 拨动开关 (Toggle Switch)“啪嗒”一声,清脆利落。拨过来,电路通;拨过去,电路断。简单,直接,可靠。
18. 轻触开关 (Push Button)按下去接通,手一松就断开。它是“请求”的信号,比如门铃按钮、复位按钮。手感很重要,好的轻触开关按下去有明确的段落感。
19. 继电器 (Relay)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“隔空打牛”神器。里面是个电磁铁,小电流通电,吸合一个机械开关,从而接通另一路完全隔离的大电压、大电流电路。想用5V的单片机去控制220V的电灯?用它最安全。工作时那一声“咔嗒”,特别有机械感。
20. 蜂鸣器 (Buzzer)分有源和无源两种。有源蜂鸣器,给个直流电就“嘀——”地响。无源蜂鸣器,得给它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,才能唱出“哆来咪发唆”。设备开机提示音、报警声,就是它在喊。
21. 晶振 (Crystal Oscillator) MCU的“心脏起搏器”。一个银白色的金属小罐子,给MCU提供稳定精准的时钟信号。MCU的所有动作,都是跟着它的节奏来的。它要是停了,MCU也就“脑死亡”了。
22. 保险丝 (Fuse)电路的“敢死队”。电流一旦过大,它就通过熔断自己来切断电路,保护后面昂贵的元件。别看它便宜,关键时刻能救你整个电路板的命。
23. 变压器 (Transformer)傻大黑粗的铁疙瘩,缠着粗壮的铜线。负责电压的变换,能把220V的市电变成电路需要的12V、9V、5V等低压。老式音响、充电器里全是它的身影。现在很多被小巧的开关电源取代了,但在线性电源里,它依然是无可替代的“老大哥”。
24. 电池 (Battery)电路的“粮仓”。从纽扣电池到18650锂电池,为便携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25. 面包板 (Breadboard)新手神器!一个布满小孔的塑料板,不用焊接,把元件插进去,用杜邦线连起来,就能快速验证电路想法。错了?拔下来重插,方便得不行。就是可靠性差,只能做实验,不能当成品。
26. 印刷电路板 (PCB – Printed Circuit Board)绿油油的板子,上面是规划好的铜箔走线。它是所有元件最终的“家”,让杂乱的飞线变得井井有条,稳定可靠。从在面包板上验证,到自己画一块PCB打样,是每个电子爱好者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27. 排针/排母 (Header Pins/Socket)模块和主板之间的“握手”工具。一排直立的针,或者一排孔,方便模块插拔,实现模块化设计。
28. JST连接器 (JST Connector)一种常见的白色塑料连接器,带锁扣,常用于电池、电机等需要可靠连接的地方。
29. USB连接器 (USB Connector)太熟悉了。不仅能传输数据,还能提供5V电源,是很多小制作的绝佳供电和通信接口。
30. 线性稳压器 (Voltage Regulator)比如经典的7805,输出稳定的5V电压。不管输入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怎么波动,它的输出都像磐石一样稳定。缺点是效率低,多余的电压都变成热量散发出去了,所以经常需要配一个散热片。
31. 光耦合器 (Optocoupler)简称光耦。在一个封装里,一头发光二极管,一头光敏三极管。用“光”来传输信号,实现了输入和输出的电气隔离。在需要隔离强电和弱电的场合,比如工业控制,它能有效防止高压窜入控制系统,是“护身符”一样的存在。
32. 桥式整流器 (Bridge Rectifier)一个黑色的方块,四个脚。它把四个整流二极管集成到了一起,专门用来把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,是电源电路的第一步。
33. 数码管 (7-Segment Display)由7段(或8段,带小数点)LED组成,可以显示数字0-9。电梯楼层、时钟、仪表盘上,全是它的身影。简单、醒目、亮度高。
34. 液晶显示屏 (LCD Display)比如LCD1602(显示2行,每行16个字符)。比数码管能显示更多信息,能显示字母和符号。功耗低,但需要背光才能在暗处看清。
35. 驻极体麦克风 (Electret Microphone)一个小小的金属圆柱体,声音的“耳朵”,把声波振动转换成电信号。
36. 扬声器 (Speaker)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。从耳机里的小单元到音响的大喇叭,都是它。
37. 直流电机 (DC Motor)给电就转,电压越大转得越快。简单粗暴,玩具车里就是这玩意儿。
38. 舵机 (Servo Motor)不光能转,还能精确控制转动的角度。机器人的关节,航模的舵面控制,都靠它。
39. 步进电机 (Stepper Motor)像个“处女座”电机,能把一圈(360°)分成非常多的小步,一步一步精确地转动。3D打印机、雕刻机里,就需要这种精准的位移控制。
40. 热敏电阻 (Thermistor)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。有NTC(温度越高,阻值越低)和PTC(温度越高,阻值越高)两种。温度检测、过热保护,就用它。
41. 光敏电阻 (Photoresistor)有光照的时候,阻值变得很低;在黑暗中,阻值变得非常高。路灯的自动开关,就是利用它来感知天黑天亮。
42. 霍尔效应传感器 (Hall Effect Sensor)能感知磁场。用磁铁靠近它,它就会输出一个信号。无接触开关、电机测速,应用广泛。
43. 红外接收管 (IR Receiver)家电遥控器的“眼睛”。它专门接收特定频率(通常是38KHz)的红外光信号,并把它解调成数字信号给MCU。
44. 红外发射管 (IR Emitter)一个透明的LED,但发出的光是肉眼看不见的红外光。它就是遥控器那一头的“嘴巴”。
45. 杜邦线 (Jumper Wires) 面包板的好搭档。两头带针或孔的彩色电线,用于在面包板上飞线连接,五颜六色,让你的实验台看起来很“专业”(也很乱)。
46. IC插座 (IC Socket)一个黑色的塑料座,焊在PCB上。把娇贵的IC芯片插在它上面,而不是直接焊死。这样万一芯片坏了,或者想升级,拔下来换个新的就行,不用动烙铁,简直是懒人和新手的福音。
47. 散热片 (Heat Sink)一块布满鳍片的金属。贴在MOSFET、电压调节器等发热大户的身上,增大散热面积,防止它们“中暑罢工”。
48. 拨码开关 (DIP Switch)一排小小的拨动开关集成在一起,像钢琴的琴键。常用于设备的功能设置、地址设定,拨一下,就能改变设备的“行为模式”。
49. 磁珠 (Ferrite Bead)套在电线上的小磁环,或者像个微型电阻。专治高频噪声,把那些没用的高频干扰信号变成热量消耗掉,让信号线更“干净”。
50. 可变电容 (Variable Capacitor)像电位器一样可以调节,不过它调节的是电容量。老式收音机调台的那个大旋钮,拧的就是它,通过改变电容来改变谐振频率,从而选择不同的电台。现在用得少了,但在射频电路里还是能见到。
这50个,只是冰山一角。但认识了它们,你就算拿到了打开电子世界大门的钥匙。剩下的,就是动手,去烧掉几个电阻,炸几个电容,在失败的青烟和成功的喜悦中,真正和它们成为朋友。
本内容由SF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smly.com/25839.html